八廓街的“独家记忆”

中国西藏网 孙健 周晶 李元梅 2022-08-18发布

八廓街的“独家记忆”1.jpg图为前往拉萨古城八廓街区沿途风光

八廓街,伴随拉萨古城13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作为古城的核心部分,如同一幅波澜壮阔、厚实沉重的画卷,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一切从大昭寺、小昭寺说起

八廓历史街区的形成和发展,与大昭寺、小昭寺的建成有着密切关系。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为了供奉两位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和释迦摩尼等身像,松赞干布下令分别建造了大、小昭寺。

“大、小昭寺建成后,佛教并没有立刻在拉萨盛行开来,而是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历程。金城公主入藏后,佛教得到进一步传播,释迦摩尼佛像被请到大昭寺。到赤松德赞时期,藏族人大规模信仰佛教,各地群众前往拉萨朝拜佛像的人越来越多。在大昭寺周围陆续出现了十八家旅店式的建筑,为来往人群提供落脚点,这便是八廓街的雏形。”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桑开珠告诉记者。

八廓街的“独家记忆”2.jpg 图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桑开珠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拉萨和大昭寺吸引着国内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百姓乃至来自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等地的信教徒不远万里前来朝拜。随着前来朝圣定居的信教群众不断增多,大昭寺周围又陆续出现了旅店、住宅、商店、宗教学校和小寺庙等一系列建筑,八廓街的形态逐渐显现出来。

综合性历史街区的演变

宗教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八廓街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公元15世纪帕竹政权统治最为稳固及权势最为鼎盛时期,第司札巴坚赞采取豁达的宗教政策,对促进西藏佛教及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公元1409年,他带头并号召众贵族们捐献大量物资,竭力支持宗喀巴大师在大昭寺首次举办为期15天的大祈愿法会,吸引僧俗群众上万人前来。”随着大昭寺一带成为朝佛圣地,为朝圣者和寺庙服务的各类手工业者、商人也由各地纷至沓来,大量商店、作坊、茶楼、旅馆和民宅等围绕大昭寺修建起来。

八廓街的“独家记忆”3.jpg图为八廓街上晒太阳的群众

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王朝,重修大昭寺使之成为藏传佛教传播的中心。“在大昭寺周围出现了功德林、泽门林、丹杰林、泽觉林等寺院,还有各大寺院的扎仓、康村、僧俗官员与贵族府邸、市场以及民房等。”罗桑开珠教授继续说道,“清朝雍正时期,中央政府在西藏派驻驻藏大臣,衙署最早设在八廓街的冲赛康。乾隆时期,清政府把甘丹颇章政权改为噶厦政府。行政功能的进一步融入,使八廓街的街区功能和规模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人口的增加,八廓街逐渐形成了以大昭寺为核心的同心圆和放射线组合式的向心型道路网络,最终形成了八廓街街区的基础规模和拉萨旧城区的范围。

开放与包容中凸显魅力

八廓历史街区的历史变迁,是在拉萨古城超过1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徐徐展开的。作为拉萨古城记忆的载体,八廓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

八廓街的“独家记忆”4.jpg 图为众多游客在八廓街观光游览 (图片来源:中新社;摄影:富田)

如今,古城区内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藏、汉、回、门巴等20多个民族的7.1万余人。罗桑开珠教授认为,八廓历史街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体现在千百年来不同文化在这里和平共存,相互吸收与借鉴。“例如,大昭寺的建筑借鉴和融合了内地、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建筑风格;八廓东街的清真寺与西街的汉式琉璃桥建筑,在拉萨老街区形成呼应;聚集在八廓街的汉、藏、回族等群众,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游客在这里其乐融融……这些都反映出八廓街的开放性、包容性。”

“八廓街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不但承载着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也带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商贸,更为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共存提供了平台。”罗桑开珠教授说。也正因如此,八廓街历来就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自1992年以来,拉萨市先后编制了《拉萨市八廓街详细规划》《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拉萨市老城区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等,使老城区保护在法律法规上得到了保障;2009年,八廓街入选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来到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八廓街,走进特色商品店,详细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名城中,八廓街是为数不多的活态性文化历史街区。从1300多年前到现在,八廓街有变化,但其原有的大部分文化都得到了保存和保护。”罗桑开珠教授认为,充分利用八廓历史街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改造成世界历史名城景区,延续其活态文化,发挥其应有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作用,是新时代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应有之义。

一条街,打开一座城市的记忆。作为世界上最具特色和魅力的传统文化街区之一,八廓街是拉萨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保存着漫长的历史、辉煌的建筑、古老的产业和独特的文化。期待千年古街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332阅读 38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