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山河 觅青海大美之魂

青海日报 王煜鹏 2023-12-12发布

山宗、水源、路之冲。

青海,一个隐藏无数传奇的地方。巍巍昆仑“万山之宗”,三江之水从这里发源,千百年来的文明在这里沉淀。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地处地球“第三极”,高天厚土之上,文化底蕴远比人们所看到的更加深厚。

从源远流长的昆仑神话、精致厚重的柳湾彩陶、气势磅礴的喇家遗址、神秘多彩的齐家文化,到全国海拔最高的长城——世界屋脊上的明长城、穿越千年时空诉说历史苍穹的青海岩画、恢宏大气的热水古墓群……青海文化遗产遗迹遗址星罗棋布。

70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一大批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共计6411处,可移动文物31万件(套)……青海是可以触摸、可以亲近、可以对话的博物馆,是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

壮阔的文明长河,必有源头;伟大的民族,必有根与魂。

感知历史 熔铸于血脉里的家国情怀

长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青海长城资源主要为明代长城,是以明代西宁卫长城为主体的军事防御工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青海省开始明长城资源调查,自此,世界屋脊上的明长城揭开神秘面纱。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明长城全长约363千米,全线穿山越岭蜿蜒分布在12个县(区),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遗存。从保存形制上看,有墙体、壕堑、烽火台、关、堡等。

这一次,我们并没有选择大家熟知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娘娘山明长城,而是选择了位于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转花湾村的明长城青海段东端起点,想看看明长城进入青海时最初的模样。

寻源山河 觅青海大美之魂1.jpg碾木沟烽火台(航拍)。王煜鹏 肖毅 摄

乐都区境内的长城本体总长度75338米。我们跟随15年前参与明长城资源调查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老师来到这里,越往山上走越慌神,眼前山大沟深,布满沟沟壑壑,根本看不出这里的明长城在哪里。

直到一处山头,蔡老师指着远处山峦上的一处特殊的沟壑,就像看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激动地说:“看到了没,那就是壕堑。”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壕堑以深阔的壕沟御敌。蔡老师说,以壕沟代替土墙是青海省境内明长城设计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创造性成果。

青海明长城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山草原地带和河谷农耕地带的交汇处,也是明显的地理分界界线。在明朝,随着漠北蒙古进入,给当时的青海地区边防造成了很大隐患。为了防御、保障民众的平安,修建了长城。整个明长城的修建要因地制宜,用险制塞,必须省工省力省时,虽然修长城是军事工程,但它最主要的还是安民,也是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宗教等交流的媒介。

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驱车来到距离乐都区东北约45公里的芦花乡城背后村,南望冰沟沟谷,北依山坡,城背后1号堡俗称“冰沟新城”坐落于此。据史料记载,冰沟,是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所经之地,也是甘肃永登进入青海的重要门户。“冰沟新城”在历史上曾一度繁荣,至1925年老鸦峡公路开通后废弃。

沿冰沟向东走,从废弃坍塌的砖石结构建筑中仿佛能够看到当时这里商铺云集、商人往来的热闹景象。在位于马厂乡那家庄西北的山湾中,我们走进“冰沟旧城”,在城墙边上,遇见了那家庄村旧站社村民陈珍忠。

58岁的陈珍忠虽然在县城买了楼房,但更多时间他选择留在老庄廓。“小时候,我们还在城墙上跑着玩。”说起城墙,陈珍忠滔滔不绝。从小家里的老人就跟他提过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经过的驿站,如今古城墙被保护起来了,他也把这段历史讲给自己的儿女和孙子,同时,承担起守护传统文化的义务。

当我们从冰沟前往甘沟滩村,沿着253乡道寻找绝佳拍摄位置时,因为道路问题,只能头顶烈日徒步前行。站在山顶,我们清晰地看到保存较为完整的壕堑,孟家湾堡、碾木沟烽火台、碾木沟壕堑、碾木沟堡……由东向西依次展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静默且有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

2019年6月,青海明长城因其独特的风貌,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青海明长城的建设、保护和研究,就此步入快车道。2022年4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根据规划,各地将对长城本体进行抢险和保护性修缮加固,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区,活化利用长城文旅资源,丰富长城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式。

伴着落日余晖,我问蔡老师,时隔15年再回来有什么感觉?

“不容易!那时候调查确实吃了不少苦,但成果显著。如果能继续加大这里的考古工作力度,再揭示冰沟的文化内涵,相信能给我们在明长城青海段添上一份重要的资料。”说话间,蔡老师又望向了当年翻过的一座又一座山。

显然,寻迹之路不好走,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

因为寻根。

明长城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它的修建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建筑工程,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这短短一程,就让我们看到如此壮观景象,古老的长城遗迹无可比拟的价值更显弥足珍贵。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我们始终需要思考的。

正如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大美青海”的文脉,因此不断绵延。

守正创新 现代技术开启考古新里程

夕阳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的察汗乌苏河波光粼粼,被薄薄白雪装扮一新的远山静静伫立,身后“大鹏展翅”状的山头,两只雄鹰正在天空盘旋,似乎在寻觅“晚餐”。当我们驻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热水墓群中最早进行考古发掘的血渭一号大墓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

“都兰”系蒙古语,“温暖”之意,都兰县境内有大量古代遗存,分布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其中热水墓群为典型代表。1982年,时任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在调查鲁丝沟岩画时,发现并命名了热水墓群。寻源山河 觅青海大美之魂4.jpg

在血渭一号大墓,远望静谧的热水谷地。 王煜鹏 肖毅 摄

热水墓群位于热水乡,墓葬多分布于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倚山面河,以山脚缓坡地带和黄土层深厚的冲积扇台地为主要分布地。目前,有封土墓320余座,其中经考古确认的墓葬232座,是青海境内面积最大、保存墓葬最多的一处唐(吐蕃时期)墓葬群。

自1982年发现至今,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通过多家单位联合开展考古工作,热水墓群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1983年“血渭一号大墓”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2018血渭一号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寻源山河 觅青海大美之魂3.jpg

2018血渭一号墓中的“考古第一航吊”。王煜鹏 肖毅 摄

2018血渭一号墓不仅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当时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衰,也让我们看到在新手段新工具的支持下,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和保护能力的提升。

在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白文龙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为了清理2018血渭一号墓防盗碎石层,联合考古队决定采用航吊技术,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压缩了发掘时间,而这是国内首次在大型遗址上启用航吊进行考古发掘,因此也被称为“考古第一航吊”,开启了青藏高原考古新里程。

如今,热水墓群已开展考古工作41年而且还在继续,热水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热水墓群考古研究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都有力地证明了都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要节点,展现了青藏高原鲜活的社会历史图景和“青海道”所镌刻的“丝路”印记。

文脉传承 穿越时空的文化自觉

溯源最深沉的历史,才能开启最长远的未来。

青海岩画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南麓、昆仑山及巴颜喀拉山这三大山系有水源的湖泊或河流地区,内容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包括各种动物、人物、车轮、符号等。

2019年,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调查队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峡口村寺沟峡,也就是著名的禹王峡景区,共发现4幅6组102个图案,主要为抽象图案,有少量人像、持物人像、鸟等具象形象,年代应该和以河南具茨山岩画为代表的中原岩画年代接近。17组叠压打破关系证明这些岩画并非同一时期集中创作,而是存在多个制作时期。由于岩画的断代争议较大,因此专家将其年代推断为新石器中晚期到青铜时代。寻源山河 觅青海大美之魂2.jpg

马进才老人向我们介绍岩画的形状。王煜鹏 肖毅 摄

现任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的乔虹作为项目负责人,对这一处发现很自豪:“寺沟峡岩画的发现丰富了官亭盆地史前遗存的类型,丰富了青海地区的岩画种类,其与中原地区岩画的联系为青海地区早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另一种证据,类似于彩陶纹饰的创作风格也为彩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官亭盆地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我们在乔院长的电脑上看到了用三维技术扫描提取的岩画基础信息,要比在现场看到的画面和线条要清晰得多,细节呈现的淋漓尽致。作为见证古代历史变迁与人类智慧的文化坐标,岩画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传递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价值。

一次次寻访古迹,一次次触摸历史。深刻感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一头牵连着千年文脉,一头维系着后世传承。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过抢救性和主动性发掘,黄河、长城、大遗址、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等散落在青海大地上的文化瑰宝得到有效保护。

千年风韵随处可见,历史脉动触手可及。

看今日之青海,如同一部文明演进与社会变迁的活态教科书,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原标题:寻源山河 大美之魂——<青海之美·寻迹之路>采访手记)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2886阅读 33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