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旺加:从农民到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西藏网 次仁曲珍 2018-03-26发布

图为次仁旺加在萨迦画室

来自西藏萨迦县的传统唐卡画家次仁旺加,现任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壁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令人惊叹的是,虽然拥有这么多“头衔”,他却是地道的农民出身,因为对唐卡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走上了绘制唐卡的艺术道路。

次仁旺加16岁开始学习传统绘画,起初学的不是唐卡,而是拜在萨迦县本地一位装饰彩绘大师门下,学习藏族传统装饰彩绘和面具的制作。23岁那年,次仁旺加以装饰彩绘师的身份参与了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有着“第二敦煌”之称的萨迦寺八思巴宫殿的修建工程,也因此认识了当时负责宫殿壁画绘制的著名唐卡绘画大师阿顿。阿顿大师是萨迦有名的唐卡画师。此前次仁旺加一直期待拜入其门下学习传统唐卡,但由于阿顿大师常年在日喀则市里居住,次仁旺加一直未能完成心愿。现在,有了这等良机与缘分,他终于得以拜阿顿大师为师,24岁赴日喀则拜师学艺,正式步入唐卡艺术的殿堂。

在阿顿大师跟前学习了三年之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主要劳动力的次仁旺加,为了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只能返回萨迦县务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白天种地,晚上十点到凌晨两三点绘制唐卡。在繁忙的农活之余,他废寝忘食地磨砺画艺,但毕竟时间有限,一年只能完成一两幅唐卡。但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长期的坚持,以及对唐卡艺术常怀敬业、敬畏之心,让次仁旺加的每一幅作品都成了精品,使得他在西藏厚重的唐卡文化中开拓出了萨迦画派的一片天地。

图为次仁旺加作品 《释迦牟尼像》

2003年,经萨迦县旅游局推送,次仁旺加的藏密唐卡《德钦醒贵》参加了“第二届全区旅游产品博览会”并获奖。因为这幅精美绝伦的作品,他与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韩书力结缘:极为惜才的韩书力多方打听后找到了次仁旺加。当时,韩书力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既有农民的淳朴,又有山乡秀才的谦恭”。作品得到西藏艺术界权威肯定后,次仁旺加起初为了爱好而画唐卡的心,又多了一份对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次仁旺加(右)与韩书力(左)

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维护民族文化、弘扬和繁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西藏自治区也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传统艺术坚持不懈的热爱、执着、努力,让次仁旺加在绘画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品获得全国各级各类奖项。

2013年,农民出身的传统画师次仁旺加当选为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艺术成就获肯定、社会地位和收入都随之提高了的次仁旺加却不忘初心,放弃了城市浮华,不愿离开家乡萨迦。“我已经习惯在安静的乡间环境里画画、思索,也习惯了萨迦简单的社会人际关系。只希望自己的画艺再精进,再提高。收更多优秀的弟子,传承好民族艺术。”次仁旺加这么说,也在这么做。

2014年,他在萨迦县自家屋后买了一块地,盖起一间可容纳30多人同时作画的画室,开办了萨迦县“霞布夏次仁旺加唐卡艺术苑”,招收热爱传统唐卡艺术的学徒。这位农民出身的西藏美协副主席用自己的故事阐释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真意。

图为次仁旺加在授课

次仁旺加从32岁开始收学徒,至今培养了近30名学生。谈起学费,这位淳朴的中年唐卡画师说,自己拜师学艺时没什么学费之说,现在自己收学生也走传统习俗。次仁旺加家中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谈起画艺传承时,次仁旺加说自己并不会要求女儿们学唐卡:“就看她们自己,如果上完大学还想学(唐卡)就教,不愿意也不勉强。”在次仁旺加心里,“只要能把我学到东西传承下去,能把民族艺术发扬光大,没必要非得传给自家人,只要有师生缘,只要热爱这份职业,只要肯勤奋学习的,我都会传,也会一视同仁地去教。”这种朴素的想法里既蕴含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和自信,也体现了传统文化观念背后不失开放的现代思维。

图为次仁旺加携弟子参加“天上西藏”画展

在全球一体化大环境下,文化融合和创新是必然趋势。次仁旺加虽是一名传统唐卡画师,但他以极高领悟力和对现实题材的把握能力,在新唐卡创作上不断突破。2004年,他与李智宝、拉巴次仁合作创作的新唐卡作品《雪山红日--关怀、鼓舞、期望》受到好评。2012年西藏自治区启动“百幅唐卡创作工程”,次仁旺加又创作了一系列西藏当代绘画、新唐卡。他觉得:“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艺术也需要创新,但前提是传承和吃透民族传统文化。唐卡绘画的佛像比例必须遵循造像度量经的法度,不宜随便变动,否则许多的传统精髓就容易丢掉。而像风景、花鸟等的绘画创作技法上则可以多多去创新。”

图为《雪山红日--关怀、鼓舞、期望》

次仁旺加说,他去年与西藏当代青年画家拉巴次仁合作完成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格萨尔王传》,也是一幅创新之作,但并未摒弃传统技法。这种既尊重传统又能加快民族文化传播的作品他还想去画,还愿意尝试。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结合,次仁旺加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把传统的东西学好、悟好,再去创新和发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民族文化才能大放异彩。”文化因丰富而精彩,从这位传统画师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唐卡这门古老艺术正焕发着青春活力。

次仁旺加的唐卡作品每年都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但因家庭原因未能读书上学的他,每次出去参加展览不懂汉语汉字,会遇到很多困难,虽然有翻译,却还是担心无法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翻译给外界,不能把作品的内容和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宣传出去。“这种什么都懂但无法表达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哑巴,特别痛苦。”这是次仁旺加当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也是自己这一生的遗憾。

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出现在自己的女儿身上,次仁旺加就把四个女儿都送去上学读书,没有一个留在家里学唐卡。他时常把自己的无奈讲给自己的学生听,让他们在学习唐卡的同时,也多学习汉字汉语,去了解更多的文化,去关注更多的知识领域。次仁旺加说:“我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都会讲汉语,也懂汉文。”

图为次仁旺加作品《喜金刚》(黑唐)

“如今唐卡走向商业化后,好多画师为了多出作品,降低了唐卡的质量,不去打底搞,直接用电脑拷贝之后,马上上色,这完全不符合唐卡的画法,违背了唐卡艺术的规律。这好比无根之树,长不了,这样做是在毁掉民族传统艺术。”这是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次仁旺加对唐卡步入商业化之后的深深忧虑。唐卡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不光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采用矿物宝石为颜料的工艺,更多的还体现在其创作过程中打底、勾线、上色、勾金等一道道非常讲究的独一无二的工艺魅力。次仁旺加自己教学生也是要从作底、打稿、上色、上金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仔仔细细地去教,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完成,一级一级地去领悟传统文化。次仁旺加说自己初学时,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的底稿,就练了一年,有了当初的苦学,才有了今天的小成,现在自己教学生也是这样,不允许学生走捷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这样的以身作则的教学体现了一个传统艺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为次仁旺加作品 《胜乐金刚坛城》

次仁旺加在他的艺术生涯里创作了大批传统唐卡精品之作,也创作了不少新唐卡作品,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过很多展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西藏博物馆等多个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他曾参加西藏多地重点文物单位的寺庙壁画修复工程,为民族艺术的弘扬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从农民到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次仁旺加不但努力提升自身画艺,也为西藏唐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了很多唐卡人才,更重要的是,次仁旺加身上体现了西藏传统艺人具有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珍贵的文化宝藏,要传承和发扬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族传统唐卡艺术,需要的是更多像次仁旺加这样的传统艺人。只要在精湛的工艺之外同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精神,那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将不再是一个梦想。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413阅读 18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