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晋美:《十明图》与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

中国西藏网 文/宋妍霖 马静 2018-03-15发布

“真正将大师的灵感和技艺凝固下来的是材料,恢复传统的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追求最正宗更丰富的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是我的使命。”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深夜里显得更为铿锵。我们面前的这位学者就是现年已经60岁的西藏大学教授、非遗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制作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阿旺晋美,同时他也是这次《十明图》唐卡创作的矿物颜料质量把关者,并且承担协助丹巴绕旦教授负责《十明图》唐卡创作的学术指导工作。丹巴绕旦是西藏大学教授,勉唐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此次《十明图》唐卡创作的整体学术指导人。

阿旺晋美与藏传矿、植物原料

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的推动下,丹巴绕旦、格桑次旦、颜登泽仁、希热布、娘本、更登达吉、夏吾角、西合道、罗布斯达共九位唐卡大师和颜料大师阿旺晋美共同创作了主题作品《十明图》唐卡。此次《十明图》唐卡创作,用藏族最具标志性的艺术形式——唐卡来表现,唐卡绘制遵循传统,采用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耐光性和耐候性极佳,具有历久弥新、千年不变的特性,这样能更好展示十位大师的心血之作,展示雪域高原文化的精粹。

图为阿旺晋美与丹巴绕旦教授一起寻找藏传矿植物原料

“十明”,即代表藏族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华、高原文化历史进程的声明学、量论学、工巧明、藏医学、内明学、星算学、修辞学、韵律学、词藻学、戏剧学。“十明”是藏族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它涵盖了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一直以来,藏族无论僧俗对学习“十明”文化非常重视,由于无数人的刻苦专研,“十明”文化也越来越厚重。

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以产于青藏高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制作原料,运用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其色泽纯正、色相艳丽而不俗气,耐光性强、耐候性佳,历经千年而不明显褪色,因而享誉四海。例如,因出产于西藏而得名的“藏青色”,因色彩历久不褪,已成为独特的专用色之一。藏族的唐卡、壁画等都是遵循传统,采用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绘制而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据了解,该制作工艺在1959年以后就基本失传。

1997年,阿旺晋美教授作为“藏传矿、植物颜料的研究开发”项目主持人之一,走访了藏区许多寺庙及殿庙遗址。他发现,历史变迁使得许多壁画和雕塑形状破碎,但碎片上的残图依旧色彩浓厚沉丽,极具视觉冲击力。这让阿旺晋美教授内心激动不已:“这不正是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抵御了时间的冲刷,留下了艺术的瑰宝吗?”于是,他和课题组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抢救回来。

图为部分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展示

历经了历史沧桑,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已经失传近50年。要再一点点恢复起来谈何容易!阿旺晋美教授和其他项目组成员,怀着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不辞辛苦,克服种种困难,寻访了藏区各地,遍访各民间艺术家、手艺人,在西藏档案馆等浩如烟海的古籍档案里查阅关于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的记载,反复试验,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研究出了传统的12种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制作工艺及产品;整理了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的矿源及发展历史;恢复了从采集、粉碎、提纯、研磨到保存等完整的工序;归纳了制作颜料的传统工艺器具,把工具分为采集器具、粉碎器具、分离器具、研磨器具、浸提蒸发器具等五大类,进一步科学地总结了颜料生产的工艺程序。

为了适应唐卡画师们的创作需要,制作更多更好更丰富的颜色,阿旺晋美教授在项目结束后依然不断探索。在传统的颜料矿源地之外,他不断寻找更多的颜料矿源与品种。比如褐赭色(俗称喇嘛红),以前是靠用不同颜色调配出来的,阿旺晋美教授不断寻找,找到了该颜料的矿源,这样色泽更为纯正,质量更有保证。阿旺晋美教授不断寻找,不断实验,在他的执着努力下,20年间,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从12种增加到40多种。

对于这次《十明图》唐卡的创作,阿旺晋美教授严把质量关,特别是在颜料使用方面。他要求所有创作大师都必须采用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唐卡独有的艺术魅力和能经受住时间考验。在保证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正宗性的前提下,按照各位唐卡大师的要求,提供不同色相、不同纯度、不同明度、不同目数的颜料。尽量满足各位大师各自风格唐卡创作的需要。“踏破铁鞋自知甘苦啊,”阿旺晋美教授感慨道:“这次《十明图》唐卡是藏族艺术的空前盛事,能给各位唐卡大师提供最正宗的藏传天然矿、植物颜料是我的荣幸,让大师们创作的唐卡色彩在时空长河里如恒星般闪耀是我的使命!”(图片由阿旺晋美提供)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3691阅读 23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