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散文诗第四辑:域外踏歌

搜狐博客 牧风 2008-04-03发布

灵魂在千里荒漠中追索。

一段古老的神话如骆驼草蓬蓬勃勃。

神乐鸣动,思绪在一片肃穆中归于沉寂。

戈壁的风雪和清冷中掩藏着美丽而古老的沙洲。

河西走笔(5章)

车过乌鞘岭

三月的飞雪漫过河西的心脏地带。谁的话语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之闸?

车队在三月的河西呼啸而过。

空旷。孤寂。一种想呐喊的欲望急骤上升。在达柴沟,车队鸣响的汽笛,一下打破了这里宁静的气息。乌鞘岭,迎面迅急的撞入我的眼眸,令我躲闪不及,我们不期而遇。乌鞘岭的雪水已经融化,一如我沉重的心思在倏忽间感觉清新和舒畅。打通隧道的钻机声震耳欲聋,现化文明的脚步正在踩踏着乌鞘岭往昔陈旧的伤口。亚洲第一隧道,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之地,如一块冰凉的岩石阻挡着行人的脚步。

在长城口,在天祝以西的高地上,面对茫茫戈壁,遥远的乌鞘岭如一天然屏障横亘在旅人眼前,心灵为之震颤,我感觉唐突之中呼吸急促,思绪窒息。

一列火车远远地朝我们驻足的方向呼啸而来,回声中传递着阴冷和不可逾越的阻隔。我的河西兄弟,此时除去学校门前的积雪,与孩子们隔入雪国的童话中,齐诵着“飞雪迎春到”。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夜 走 酒 泉

夜走酒泉,想象是品尝一杯美酒或一泓清泉。

夜让人变得沉重,无情的中断美妙的话语,车窗外寒气阵阵,遥远中灯光闪烁处可是酒泉?

在暗夜里行进,急躁困惑中挟杂着些许暖意。

我们宛如一块吸足水的海绵,被寒风掠进了夜的深渊。随处透视着大戈壁苍茫中裸露的清凉和暮霭。

远处灯火辉煌,群楼林立,我们在城市的边沿游动,如同鱼儿穿梭在人流中。远离故乡,让人想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的精妙诗句。远处灯火摇曳,今夜醉酒的地方可是酒泉?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晨霭中浮现的嘉峪关

朦胧之中隐约浮现出空旷的城楼。

长城自东向西,把秦明两朝千里绵延的千年梦想凝聚成帝国强大的屏障。

飞雪依旧。绵延千里的河西大地蕴藏着古老的文化。整个车队如甲壳虫般迟缓地行进,把凝聚了一个冬天的梦想搁置在雄伟的嘉峪关城下。拭目远眺,群楼耸立,环顾城垣,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已饱含战火与硝烟的洗礼。

遥想丝绸古道当年的繁花似锦,眼前浮现出河西走廊古老贸易的繁荣与辉煌。岁月沧桑,历史更迭,一切往事在时光的流失中褪去原始的光泽,而城楼依旧焕发出古老文明的气息。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风雪玉门关

在飞雪迷茫中让心灵抵达玉门镇,

一张张黝黑的面孔,一个个浪漫的背影,被镀上夜的青铜,风沙中挟裹着清寒的玉门古镇,在风雪迷漫中,发出呜咽之声。

玉门镇随处涌动着旷放和豪迈,流露着热情和柔美。驻足玉门镇,人的灵魂就象冬日里四散飘动的雪花,把美好的情思和爱恋留在这块充满神秘的土地上。三月的飞雪还在弥漫,而我灵动的思绪成长在唐朝诗歌的灯火中,久挥不去。

行走在古镇上,用心丈量着历史遗留的残痕。岁月流失了,而古镇依旧年轻。那空旷的历史古迹象贮藏灵气的精美容器,在凝视中生长了无穷欲望。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敦 煌 之 梦

佛的玉眼和飞天的神韵让人留恋忘返。

在百里沙洲,在千年莫高窟,我想那公元三三六年修行到此的乐樽和尚,此刻正端坐三危山,在千佛齐诵的详和之音中,用他智慧的双目环视着整个敦煌,用心灵的泉水挥洒着吉祥和福祉。

一九00年,当二十世纪的钟声响过之后,道士王圆渌睁开惺忪的眼,人类开始为出卖灿烂文明而痛心疾首,一页史无前例的耻辱史拉开序幕……

琵琶声声,仙乐悠扬,飞天神女舞动着婆娑的仙姿,一曲曲优美的旅律扣动着人们依恋的心弦。

驼铃声声,鸣沙山下一滴仙女的玉泪,浸透了半个沙洲,月儿弯弯,泉水悠悠,思绪绵绵,总难忘却一段神奇的故事和优美的传说。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青海印象(四章)

驻足大柴旦

三月的青海高原沉浸在一片寒冷凝结的暮色中。

远远地看见小镇青铜般矗立在眼前,大柴旦的三月寒气逼人。

一条街在一望无际的草海里瘦若羊肠小道,让人不由得慨叹这弹丸之地的如此荒凉。在大柴旦,我与西行的盐车相遇,让我联想到晶莹透亮的盐粒与幽蓝深沉的湖泊,我与青海高原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孤立无援的小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与自然抗衡。

扎西与卓玛的爱情永恒的在草原深处演绎。

我在回首之中,与青海高原的一座小镇相互对视着,似乎思想深处瞬息间将这独具特色的画面定格脑际。我在都兰县城游走的时候,脑海中依然浮现出大柴旦在夕阳下壮美的景观。呵,大柴旦,命运安排让我在飞雪飘散的黄昏体验这里生存的一种执着和坚韧。

洁白的盐与幽蓝的湖

远望高原盐湖密布。车子在青海湖畔急切地飞驰。

距离格尔木还有百里之遥,我已经感觉到青盐晶粒跳动的模样,看到遥远处的戈壁滩上一条幽蓝的飘带与天空相接,蕴藏着少女般的羞涩。

远处成群的牛羊如飞动的灵石,在我眼前豁然一亮,大量的马匹快如闪电,在沉闷的浓云覆盖下纵横驰骋。生命在巨大的青海高原上显得异常渺小,与自然不断抗争的生灵让人油然产生一种敬意。在美丽的高原上作美妙的梦,只因那神圣的湖和心灵一样洁白的盐让我留恋,难以自持。

飞翔,在千里草原上飞翔。游曳,在一片幽蓝的湖上游曳,这里妙不可言的奇景时时暗示着每一个虔诚而执着的生灵。青海湖,令人神往的湖,你是青海高原心脏的跳动。

格尔木印象

青藏高原的咽喉之地在眼前闪动。

高原新城的心跳快如现代工业的节奏。

喀拉昆仑的积雪在共和国卫士的脚下发出铿锵之音。格尔木,西部人体验生活、磨砺人生的栖息地,却被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占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还包括西部人心灵的一隅。

遥远的可可西里,猎杀藏羚羊的枪声从无人区传递到格尔木这个充满工业气息的青藏门户。

从大柴旦到德令哈,对青海的印象一直延续到格尔木。天涯海角的人群被一个神奇而富有磁性的名字所吸引,把一生的信念与格尔木的成长相连,驻足格尔木,让我想起歌手韩红那狂放柔美的歌声,在青藏线上让每一个旅人的心激动不已。

神情凝固在塔尔寺

分明是美妙而神奇的佛乐使我从昏钝中清醒过来,远远便能谛听到塔尔寺的钟鼓声。

也许是某种潜在的机缘,使我与宗喀巴大师吉祥的目光相遇。在檀香木悠悠的清香中,那飘动着阵阵香味的精美酥油花,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焕发出艺术的光芒。

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使宗喀巴与遥远的西藏、青海的湟中有了神秘的默契。一种敬仰超越了时空,在空蒙中让人的心灵与十万佛对话。

悠悠湟水载人西行。在这片宁静详和之地,只有清凉而嘹亮的诵经声让人由衷地滋生仰望之情。

塔尔寺,一座古老而清静的去处,就让我的心皈依,去厮守这片净土。

在如来八塔,在飞雪与残阳映照下的寺院建筑群中来回穿梭。

生命之水川流不息,哪片乐土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时光在人们千万次焚香和顶礼膜拜中悄然流失,多少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无名高地?

(2005年《甘南日报》、《青海湖》第2期)

敦 煌

灵魂在千里荒漠中追索。

一段古老的神话如骆驼草蓬蓬勃勃。

神乐鸣动,思绪在一片肃穆中归于沉寂。

戈壁的风雪和清冷中掩藏着美丽而古老的沙洲。

飞天神女。举鞭的牧神。悲壮的战场都在今夜的苦梦中来回穿梭,让血潮在此刻停顿。

飞越六十华里的历史长廊。

飞越一千多年艺术的沧桑。

飞越灵魂以外的文明和野性的交融层。

一位远道而来的乐尊,寂寞的神,赋予历史一束启示的光芒。

倾听。用心灵圣洁的耳朵来倾听三危山金光灿烂中悠扬而安详的佛乐。

千佛齐诵。一种生命的惊喜和浩夺的创伤像冷硬的铁蛇向大漠上的生灵逼进。

这是一千层古老而优秀的文化积淀。

道貌岸然而又灵魂卑劣的罪人,出卖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遥想1900年,常让人由衷的颤栗,心里的血迹无法结痂。

旷放。柔美。洒脱。丰满。

几千个智慧的玉指伸进我的双眸,深感灼痛。血的履历表上留下千万凡人奋争的脚印。

佛号长鸣,神灵在向我微微含笑。

暮色四合,遮空的古木发出悠长的慨 叹,像一截历史见证的残碑,在沙海中不朽。

心已随缘而去,只留下躯壳厮守这片神奇而鸣动的圣土。

(1997年《散文诗》第1期)

麦 积 烟 雨

这是天外的圣物。

谪居在文化的经典里不朽。

遥观麦积山,被一种历史的烟雨遮盖得深沉。悬壁垂雕,像一幅神圣的画卷,镶嵌在秦州的眼睛里,俨然是一颗稀世珍宝。

拾级而上,仰望一千五百多年沉重的历史。公元七三四年的剧烈震动,完成了造物主倾斜的自然之美。

在风雨之中贴近众佛的眼神,聆听一种来自唐代诗圣的声音。

阿难在岁月的剥蚀中岿然不动,他低首沉思那段北魏耐人寻味的故事。

人类的足迹在亘古的演绎和时代的更新中悄然把脚印留在这古老文明的圣山之下。命运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背影,在西部神秘的秦州边缘识别了这座群佛之岩的深厚魅力,同时也选择了这绿色与褐色交融的千年文化。

遥观烟雨麦积,我似曾透视这麦垛之下泛动着的炎黄先祖击鼓而歌的深奥底蕴。那种象征丰收祭祀的麦粒正脱壳而出,养育着这片古老土地上千万生灵的命运。

灵鸟低鸣,千唤万啭。佛号悠扬,灵魂洗礼。车马的辙音已滚过唐诗和宋词的豪放和缠绵,群仙凌空而歌。

仰望一千多年前凿壁雕像的奇迹。

仰望一万种目光汇聚成佛安谧的眼神。

一种永世的吉祥,护佑众生。

回首麦积山,隐没在夕阳之下的红褐色背影,宛如俯瞰天下的圣哲,在夜岚里沉吟嗟叹!

(1998年《散文诗》第6期)

河西走笔(5章)

车过乌鞘岭

三月的飞雪漫过河西的心脏地带。谁的话语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之闸?

车队在三月的河西呼啸而过。

空旷。孤寂。一种想呐喊的欲望急骤上升。在达柴沟,车队鸣响的汽笛,一下打破了这里宁静的气息。乌鞘岭,迎面迅急的撞入我的眼眸,令我躲闪不及,我们不期而遇。乌鞘岭的雪水已经融化,一如我沉重的心思在倏忽间感觉清新和舒畅。打通隧道的钻机声震耳欲聋,现化文明的脚步正在踩踏着乌鞘岭往昔陈旧的伤口。亚洲第一隧道,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之地,如一块冰凉的岩石阻挡着行人的脚步。

在长城口,在天祝以西的高地上,面对茫茫戈壁,遥远的乌鞘岭如一天然屏障横亘在旅人眼前,心灵为之震颤,我感觉唐突之中呼吸急促,思绪窒息。

一列火车远远地朝我们驻足的方向呼啸而来,回声中传递着阴冷和不可逾越的阻隔。我的河西兄弟,此时除去学校门前的积雪,与孩子们隔入雪国的童话中,齐诵着“飞雪迎春到”。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夜 走 酒 泉

夜走酒泉,想象是品尝一杯美酒或一泓清泉。

夜让人变得沉重,无情的中断美妙的话语,车窗外寒气阵阵,遥远中灯光闪烁处可是酒泉?

在暗夜里行进,急躁困惑中挟杂着些许暖意。

我们宛如一块吸足水的海绵,被寒风掠进了夜的深渊。随处透视着大戈壁苍茫中裸露的清凉和暮霭。

远处灯火辉煌,群楼林立,我们在城市的边沿游动,如同鱼儿穿梭在人流中。远离故乡,让人想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的精妙诗句。远处灯火摇曳,今夜醉酒的地方可是酒泉?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晨霭中浮现的嘉峪关

朦胧之中隐约浮现出空旷的城楼。

长城自东向西,把秦明两朝千里绵延的千年梦想凝聚成帝国强大的屏障。

飞雪依旧。绵延千里的河西大地蕴藏着古老的文化。整个车队如甲壳虫般迟缓地行进,把凝聚了一个冬天的梦想搁置在雄伟的嘉峪关城下。拭目远眺,群楼耸立,环顾城垣,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已饱含战火与硝烟的洗礼。

遥想丝绸古道当年的繁花似锦,眼前浮现出河西走廊古老贸易的繁荣与辉煌。岁月沧桑,历史更迭,一切往事在时光的流失中褪去原始的光泽,而城楼依旧焕发出古老文明的气息。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风雪玉门关

在飞雪迷茫中让心灵抵达玉门镇,

一张张黝黑的面孔,一个个浪漫的背影,被镀上夜的青铜,风沙中挟裹着清寒的玉门古镇,在风雪迷漫中,发出呜咽之声。

玉门镇随处涌动着旷放和豪迈,流露着热情和柔美。驻足玉门镇,人的灵魂就象冬日里四散飘动的雪花,把美好的情思和爱恋留在这块充满神秘的土地上。三月的飞雪还在弥漫,而我灵动的思绪成长在唐朝诗歌的灯火中,久挥不去。

行走在古镇上,用心丈量着历史遗留的残痕。岁月流失了,而古镇依旧年轻。那空旷的历史古迹象贮藏灵气的精美容器,在凝视中生长了无穷欲望。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敦 煌 之 梦

佛的玉眼和飞天的神韵让人留恋忘返。

在百里沙洲,在千年莫高窟,我想那公元三三六年修行到此的乐樽和尚,此刻正端坐三危山,在千佛齐诵的详和之音中,用他智慧的双目环视着整个敦煌,用心灵的泉水挥洒着吉祥和福祉。

一九00年,当二十世纪的钟声响过之后,道士王圆渌睁开惺忪的眼,人类开始为出卖灿烂文明而痛心疾首,一页史无前例的耻辱史拉开序幕……

琵琶声声,仙乐悠扬,飞天神女舞动着婆娑的仙姿,一曲曲优美的旅律扣动着人们依恋的心弦。

驼铃声声,鸣沙山下一滴仙女的玉泪,浸透了半个沙洲,月儿弯弯,泉水悠悠,思绪绵绵,总难忘却一段神奇的故事和优美的传说。

(2005年河西《阳关》,2007年《散文诗》第七期)

麦 积 烟 雨

这是天外的圣物。

谪居在文化的经典里不朽。

遥观麦积山,被一种历史的烟雨遮盖得深沉。悬壁垂雕,像一幅神圣的画卷,镶嵌在秦州的眼睛里,俨然是一颗稀世珍宝。

拾级而上,仰望一千五百多年沉重的历史。公元七三四年的剧烈震动,完成了造物主倾斜的自然之美。

在风雨之中贴近众佛的眼神,聆听一种来自唐代诗圣的声音。

阿难在岁月的剥蚀中岿然不动,他低首沉思那段北魏耐人寻味的故事。

人类的足迹在亘古的演绎和时代的更新中悄然把脚印留在这古老文明的圣山之下。命运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背影,在西部神秘的秦州边缘识别了这座群佛之岩的深厚魅力,同时也选择了这绿色与褐色交融的千年文化。

遥观烟雨麦积,我似曾透视这麦垛之下泛动着的炎黄先祖击鼓而歌的深奥底蕴。那种象征丰收祭祀的麦粒正脱壳而出,养育着这片古老土地上千万生灵的命运。

灵鸟低鸣,千唤万啭。佛号悠扬,灵魂洗礼。车马的辙音已滚过唐诗和宋词的豪放和缠绵,群仙凌空而歌。

仰望一千多年前凿壁雕像的奇迹。

仰望一万种目光汇聚成佛安谧的眼神。

一种永世的吉祥,护佑众生。

回首麦积山,隐没在夕阳之下的红褐色背影,宛如俯瞰天下的圣哲,在夜岚里沉吟嗟叹!

(1998年《散文诗》第6期)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552阅读 30 编辑:索木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5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